我人生中的“北斗星”
前几天,当我看到“我与海外版”的约稿函后,心情非常激动,很想把当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20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每天都阅读由驻日大使馆寄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而与它的第一次交集是在17年前。那时,我利用回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参观、游览。看到祖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发自内心地喊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遂撰写了《回国一周的观感》,发表在海外版1997年2月21日的第8版,该版还特为此文配发了评论《挤得余暇访故乡》。 让我最难忘的是16年前,正是海外版这位特殊的“良师益友”为我引航,让我走出了人生的迷惘与彷徨,下定决心回国发展。说实在的,当时这个决心是不太容易下的。 那是1998年的春节,我萌生了回国发展的念头,然而,在日本优厚的待遇又让我有所不舍。何去何从?我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其时,是我在日本求学、工作、生活的第9个年头。1990年初,我自费到日本留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被推荐到日本一家著名大型桥梁及钢结构制造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钢结构等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当时世界主跨最长的悬索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世界主跨最长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等多座桥梁的制造与施工管理工作。因业绩突出,公司方面提出让我工作到退休,子女在日本上学、就业,为我申请在日本居住或移民等优厚条件。 那几天,大阪出奇地冷,呼呼的北风裹挟着鹅毛般的大雪漫天袭来,让人感到苍凉与迷惘。我这颗游子的心,在苍凉与迷惘中不由地升腾出阵阵的、浓浓的乡愁…… 那时的资讯远不如现在发达,没有网络、手机,跨洋电话贵得出奇,想听听亲朋的声音都不容易。因此,排遣乡愁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是当时在日本唯一可以看到的来自祖国的报纸,小小的信报箱曾承载着我全部的期待和希望。平日里,看海外版成了我们海外学子的必修课,它传递着祖国与家乡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记载着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与工作部署,描绘着祖国腾飞的宏伟蓝图,这些都是我们海外学子最为关注的。 于是,我将自己已看过多遍的一大摞海外版的存报拿出来,从前到后翻看起来。当我翻到1993年的一张存报时停了下来,报上呈现的是:已经89岁高龄的小平同志冒着风雨严寒登上上海市杨浦大桥,兴奋地发出“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的感慨。小平同志指示:“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记得我当年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曾想过,祖国正在扬帆起航,我要抓紧学习,将来为祖国修最好的桥、建最好的路!此刻再读此文,我的心被再次深深触动,耳边仿佛传来了祖国母亲的召唤!漫天飞雪的天空不再苍茫,迷惘与彷徨也渐渐远去,归途就在眼前——回家!回国! 回国的决心下定以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爽。1998年2月,我谢绝日方的再三挽留,毅然偕全家踏上回国“寻梦”的征程。 在祖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我如鱼得水,被委以重任。担任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主持过多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特大型桥梁、特长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北京至珠海、上海至瑞丽的高速公路等。2013年3月,作为特邀专家,我参与审定世界著名的连通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钢箱梁板单元自动化制造专题研究工作大纲,并把在国外所掌握的超大型桥梁钢箱梁结构焊接多向收缩量精确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到该大桥制造和加工中,以确保该大桥的百年工程质量。该桥预计于2016年建成通车,我所期待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回到祖国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望,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梦”之后更是如此。只要有真才实学,人人都有自己施展本领的平台,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因此,我非常感谢海外版这颗“北斗星”帮我指明方向,做出回国发展的正确选择。我将倍加努力工作,以行动回报祖国母亲!(袁红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