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人物  > 海外亲历

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来源:广州日报

当我第一次踏足伊斯坦布尔时便有预感,这座城市会与古城西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果不其然,阅读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后,我终于找到了一词,来恰如其分地解释那种似曾相识—Huzn(呼愁),一种历史名城没落后遗留的失落感,一种强烈的依附与对认同的渴望,一种为外地、外国人津津乐道,却是本地人心中一道疤痕的矛盾。满眼尽是破落的老房子,造工精细的雕刻,讲究的花式,无一不道尽当年的富贵逼人,慨叹此刻的今非昔比。

然而,两座城的不同之处在于,伊斯坦布尔人任其“曾经辉煌”散落在城市各角,不作修饰,甚至不那么愿提及,除了那几个观光客必到之处,数量惊人且颇具历史价值的其他建筑鲜为外人知道。偶然听到当地人聊及当年奥斯曼帝国如何强盛,总不经意察觉讲古者眉宇间自豪与愁绪的复杂混合。

游逛在伊斯坦布尔的旧城里,尽管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纪念品商贩,但看到的确实是历经数百年仍屹立不倒的建筑,仿佛能呼吸到当年贵族呼吸的空气,听到灭拜占庭时激起的海浪。远离伊斯坦布尔旧城,走在横街窄巷,偶然转角会惊喜地看到一座老到掉色的木屋,木窗边缘的各种图案还是会令你惊叹鬼斧神工。坐车经过一堵堵断垣残壁,那厚重感令我眼前立刻浮现当年英勇的奥斯曼战士们如何保家卫国。只可惜这种在街角就能读历史历沧桑的享受在西安鲜有。

西安人更乐意将任何一个尚有年纪的建筑加建、改造,令其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点,其改造加建部分远远超过了本身。小小一个古墓却延绵出几里长的购物街,游城读史的心情瞬间被高价门票和络绎不绝的商贩推销破坏殆尽。难得看见的一座古城墙,却不知是用石头砌的还是用混凝土重塑的。西安仿佛在竭尽全力地展现其“曾经辉煌”,却更凸显其“呼愁”。


将历史建筑修葺改造的并非西安独长,德国柏林也喜爱这一伎俩。但不同的是他们的改造堂而皇之,丝毫不忌讳、不含蓄。例如经历了二战无情轰炸而变得残缺不堪的德国国会大楼,重建时采用了尽显现代气息的玻璃为材料加盖拱顶,一跃而成柏林地标。在旧建筑的结构上建立一座新建筑,仿佛在宣告德国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改变与重生的坚定。

一座以“呼愁”为基调的城市如伊斯坦布尔,一座尽力摆脱和掩盖“呼愁”的城市如西安,一座与“呼愁”毫不相干的城市如柏林,孰优孰劣,恐怕只有生活其中的人才能评鉴。

作为一个看客,在不同风格的城市中追寻历史,感悟人生,终究为乐事一桩。温晓寒(土耳其柯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