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法国圈子 不卑不亢来源:留学生杂志 我在法国南部的工程师学校读书。第一年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心思完全没有放在融入当地生活,和法国人交流上。所以导致第二年开学时,一度感到非常孤独与压抑。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法国人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我,于是就开始硬着头皮去跟法国人交往。到现在,虽然不能说拥有多少好友,但是至少每天的生活很快乐,而且对到学校去上课也很期待,下课后跟同学一起去咖啡厅,每个周末也有一定的社交活动,偶尔也去Party什么的,跟法国人聊天喝酒乱疯。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要想融入法国当地社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首先,你千万不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是外国人”,这种想法只能达到一个效果——异化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异国他乡,或者认为自己来自文化稍显弱势的亚洲,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事事顺着当地人来。遇到问题时,也不抱怨;小组讨论分配任务时,也不说自己的想法,任凭别人给你安排什么事。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一定要主动,把自己当成跟法国学生一样。他们吐槽老师讲得无聊,你也可以吐槽;他们要举办什么社团活动,你也可以参加,别觉得自己法语不好,就不能参加什么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好几个社团活动,其中一个是到当地小学校教小学生科学知识。当然,我必须承认,法语不太好确实比较吃力,很多时候,小学生问我问题,我连问题都听不懂。但这毫不妨碍我参加这个活动,同组的法国同学也很帮助我,看我被小学生围住的时候也会来帮我解难。再举个例子,法国学校的同学下课都很喜欢去cafeteria,就算不喝咖啡也要在那里待着聊天。一开始我很不喜欢去,觉得自己又不喜欢喝咖啡,干嘛要去。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不去的话,自己就是个异类,所以我也开始尝试着去。后来我发现其实这真的挺好,下课就算不喝咖啡,在咖啡厅外站着呼吸新鲜空气,同学之间聊聊天,也挺开心的。所以不要把自己当成外国人,总觉得要跟法国人划清界线,凡是法国人能做的事,能参加的活动,我们也能。 Open-minded是在国外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亚洲人相对比较shy,只有open-minded一点,对任何事都能包容、接纳,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也可以理解为要主动、热情一点。比如见面微笑跟别人打个招呼,下课后跟同学主动聊聊天,看到别人需要帮忙就热情一点之类的。总之,smile是杀手锏,没有人会拒绝一个微笑的人。同时,做一个kind的人也很重要。我们应该很有体会,在异国他乡,?如果遇到一个不kind的人(老师或者办事的工作人员),心里会多么难过。所以,kindness is the best virtue。那么既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为何不能自己也做一个kind的人呢?人人都喜欢和善良的人做朋友,法国人也不例外。 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融入当地生活,是一件“时间投入比高,收效低”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可能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收效甚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心态好。你跟别人很热情地打招呼,他可能没理你,不要气馁,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亚洲人声音比较小(这个是真的,我觉得亚洲人跟欧洲人说话时声音普遍比较小,我每次上课提问一定要举手,老师才能注意到,光是说的话,老师都听不到)对方没听到,二个是可能和对方还不是很熟,对方不记得我们是谁了。但无论怎样,都不必在乎。反正我和你打招呼了,我做了我想做的事,理不理是你的事,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要玻璃心,遇到一点挫折就归结到自己是外国人,受歧视什么的上面去。其实你在别人眼中哪有那么重要?所以放宽心一点,做自己就好。 在国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验当地文化,所以要主动一点,不要担心自己语言差什么的。我发现和法国人熟起来的方式之一,就是多跟他们讲话。如果别人跟你打 招呼,你老是只说一句的话,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无趣。所以,就需要我们尽量多找话题聊天。其实可找的话题很多,你可以多聊校园生活:体育课选的什么呀,周末干嘛呀,你喜不喜欢吃这个菜啊(在食堂),你作业做完了吗?可以聊自己的生活,我参加了个什么活动很好玩以后你也要去啊,我假期去哪里旅行之类的。我发现,其实真的可以和法国人多聊自己的生活。比如,之前我想去里昂的灯光节,但苦于订不到住宿,于是我就在一次跟同学聊天时抱怨住宿都被订满了,剩下的好贵啥的。结果其中一个同学家就在里昂,她说如果找不到住宿,可以去她家住。这样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不要担心跟法国人聊天,想说什么尽管说,虽然有文化差异,但人之常情,都还是可以聊的。 上面说了很多实际的方法,但我想说,一个原则就是要做自己。就像前面提到的,不要因为亚洲在欧美前稍显弱势,就要事事顺着法国人。人人平等,没必要为了融入去迁就别人,委屈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比如我有午休的习惯,中午不睡觉下午我就整个人不好了。但中午和同学一起吃完饭后,他们很喜欢在草坪上躺着晒太阳,但我比较喜欢到图书馆小憩一会。于是我每次吃完饭就说我要去午休,也不会为了迁就同学而委屈自己跟他们去晒太阳。所以说,在交往中要有自己的原则,做自己喜欢做的,想做的事,没必要为了谁去改变自己。我也不会为了融入而去刻意讨好法国人什么的。原则就是,不卑不亢,跟法国人交往,跟和国人交往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其实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应该有一个经验,那就是有些法国人对中国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以后想来中国的,就会比较愿意和中国人交流。所以跟这些人多交往也很好,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两个真的好朋友。 社交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东西,而且如上文所讲,是投入高,收效少的事情。同样的时间,你拿来做其他事情,比如学法语,比如发展自己的爱好,比如学一样东西,可能会更有意义。正所谓有人提到,在美国读书,社交、学业、睡眠只能三选二。所以,这个要自己权衡好。我自己有些时候就会比较讨厌社交,尤其是那种广泛社交(不是单独和好朋友吃饭聊天),会花太多时间,我觉得同样的时间我拿来读书或者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更有意义。在这里的很多巴西人或者是西班牙人,他们因为只来交换一学期,不在乎考试什么的,所以天天去广泛社交,但是我不行,我要拿文凭,还要找实习。很忙,所以我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经营社交上。 屏蔽此推广内容同时,也不要勉强自己要去融入,不要有那种“我融入了才是成功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也有自己选择的生活,这就是前面提到的“Open-minded”。我们要接受不一样的人,以及他们所作出的不一样的选择。可能你就是不喜欢法国人聊天时那么无聊的话题(法国人的对话真的很无聊,一件小事比如一种菜的吃法他们可以讨论一晚上),或者你就是不喜欢把本来可以睡觉的时间拿去广泛社交,那么就不要勉强自己,做你自己就好,只要你开心快乐。 总之,就是做你自己,be open-minded,不要强迫去做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无论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只要自己是开心的,觉得有意义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