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人物  > 海外亲历

英国访学见与思



来源:留学生杂志


得益于教育部面向高校学工系统出国研修的好政策,经学校推荐,我有幸成为CUAC第14期的访学成员之一,来英国Reading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学活动。

在英国学习期间,我们被安排在当地居民家居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一个普通家庭亦可看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发展水平。通过与英国朋友的深入交流,更对他们的家庭生活组织模式以及人际交往理念有所了解。在校期间,我们陆续聆听了诸多关于英国高等教育及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讲座。讲座中,我们可以随时向演讲者提问并得到详细的解答,对我们了解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帮助。

除讲座外,我们还实地参观考察了英国最负盛名的两所高等院校:牛津和剑桥。牛津大学历史悠久,公元1096年便已有雏形,到1571年正式成立。英国的许多所高校起源于牛津,不光有从牛津大学分离出的剑桥大学,就连我们所就读的Reading大学也曾是牛津大学的分支。几百年来,牛津和剑桥培养了一大批国际顶级学术大师、政治领袖和商界翘楚,为人类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两所学校的考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为学基础—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英国的大学校园十分安静,大街小巷与居民家里亦如是。中国留学生调侃英国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的生活却是“好脏好乱好舒服”。事实确是如此,然而国内的高校缺少的正是这种宁静。之前对英国的校园生活疏于了解,电影电视里呈现的英国青年无不躁动不安、举止疯狂。但事实并非如此,每天在Reading大学的餐厅用餐,我从未见过大学生情侣们在餐桌上相互喂饭以示亲密,以及在自习室和图书馆里过分亲昵的举止,甚至很少看到他们在校园中手牵手漫步。而上述诸种行为,在国内高校中司空见惯。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静”,表达“安静”的词语尤多,如宁静、僻静、幽静、镇静、平静、肃静、静雅、静穆、静谧、静默等,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华文化对“静”的重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用“静”字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之后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典范。诸葛亮认为,“静”是修身养性、成就事业的前提,而“静”字恰恰也凸显了一个民族的厚重,懂得缄默自省、静默独处的民族是值得尊重的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地与国际接轨,吸收接纳发达国家在育人中的先进理念,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空前提高,另有不少同学辅修其他语种,学校的国际性得到提高,在校大学生与国际对话的能力也在提升。但与此同时,校园的氛围也逐渐变得世俗浮躁,国内高校图书馆闭馆之后,学校周边的大街小巷甚是热闹,而在英国的大学,晚上除了图书馆通宵的灯火之外,别处很少见到灯火辉煌,学生较少有娱乐活动。

做事态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英国,我常向陌生人问路,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习惯用手机搜索目的地,待向我解释清楚之后再去赶路。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名好的志愿者,将“公益服务”做到极致,真正扮演者伦敦活的“名片”。反观国内大都市,或许是生活节奏加快,或许是执着于效率,我们越来越少关注做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在帮助别人时也显得较为不耐烦。

在校园里,我们的学生清楚地了解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什么课必须听,什么课可以不去;甚至什么样的论文需要认真创作,什么样的论文可以“复制粘贴”。这可能与我们的培养方式有关,作为教师,我们过于强调成功结果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过程,因此不知不觉中助长了同学们走捷径取得成功的行为。

古代中国人很注重做事情的过程,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都是用来形容做事情的态度,也表明了中华民族向来有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的传统思维与习惯。在国内历史名城里矗立千百年的建筑物即是明证,在当时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古人可以建造这样高水平的建筑,此为中国人精益求精、敢做硬功夫的体现。我们有必要向传统回望,学习古人细致认真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社会伦理—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的房东一家四口人:男主人是一个运动俱乐部的员工,女主人是区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中层干部,儿子是大学的管理人员,女儿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他们的住房为Detached House,家里每人一辆轿车,在英国称得上是标准的中产阶级。西方社会,像这种孩子参加工作之后还同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较为少见,绝大多数有经济收入的成年人,都会搬离原生家庭,自己独立生活。在学校,我同当地学生交流得知,他们彼此之间很少相互请客买单,聚餐出游时更推崇AA制。英国高校也存在师生恋,但是老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告知学校的相关老师和同学,以避免发生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公平的行为。

与国内相比,相比而言,英国的人际关系较为简单,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亲戚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大多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观念,即使在庆祝婚礼、生日等情况下也会薄礼厚情,相互之间既不会产生过重的经济负担,也不会在人际交往方面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而国内社会关系相对复杂,即便是在校园里,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要考虑很多人情往来,部分同学相互吃请攀比的情况大量存在。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考。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中华文化非常注重简单的人际关系,提倡精神层面的交流,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弘扬的便是朴素的人际关系。几千年前中国圣人所提倡的社会伦理正是英国目前所践行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当代中国人深思学习,更需要我们这些高校工作者们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一线“学工人”,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访学机会,也希望能够通过近距离的深度观察,以国际化的视野,尽可能地对比出两国的教育差异。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学习借鉴英国高校在开展学生工作方面的良好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推动今后的工作。我谈四点思考:

一是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是为学生工作减压、提质、增效的根本之计。我们在注册和办理校园卡时,有机会接触英国高校的学生工作老师。他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办事有条不紊,待人接物都平和而不缺乏自信,与人接触时的眼神交流温和友善、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地关心爱护学生,这一切确实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在国内,我们或多或少地遇到或听说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情况,遇到老师情绪不好时,办事的学生们无不战战兢兢。客观情况也应考虑到,学生工作事务确实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加上时常遇见的“打招呼”“递条子”和一些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往往会扰乱原本的工作计划,因此老师的情绪难免会有些许波动。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但给老师减压、提高办事效率不能只靠教师的个人修养,更要靠好的制度来保障。

我们要真正把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制度层面设计好、贯通好、不留缝、不脱节,真正把好的制度树立好、使用好,这不仅是对学生权益的维护,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保护。有好的制度作保障,加上教师素质修养的提升,我相信一定会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我们的教职工一定会以轻松自如的心态工作,面对学生时能报以笑容,给学生带来完美的服务体验。

二是永葆初心、爱心、真心。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好的执行,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英国的高校教师薪酬待遇高,社会福利好,工作环境相对轻松。相比之下,目前,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党政口教师)待遇偏低,竞争激烈。在当前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带来了社会的普遍焦虑。教师自身待遇偏低、普遍焦虑,长期在高校工作、在某一岗位工作而产生的环境惰性也不可避免,彼此叠加,对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影响。配合制度执行,需要我们教师葆有三颗心。习近平同志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也要经常回望初心。疲惫的时候找一找我们入职、入党时的申请书,重温内心的纯粹坚持;找一找自己工作为师生、社会带来的意义与价值,坚定内心信仰,把路走得更有力量。要葆有爱心和真心,热爱工作,热爱师生,真诚地对待师生,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用发自初心的爱心与真心,服务师生、团结师生、感染师生、凝聚师生,赢得师生的认可与尊重,同向发力,共同把学校建设得更美好。

三是塑造良好育人环境需要以人为本、“软硬兼施”。英国高校的校园环境相对优越,就我所学习的Reading和参观的几所大学而言,广阔的草坪、繁茂的树林、清澈的湖泊,还有随处可见的小动物,处处展现出一派宁静致远、风景如画、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同时,英国高校提倡爱的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塑造公共精神与公益精神。

学习借鉴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硬件、软件一起抓,共同塑造良好育人环境。要在校园里多建绿、建彩:草坪、树木、花卉、水域等,为师生们营造园林式的优雅大环境。发挥师生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师生参与校园微环境建设和维护,在学院楼、宿舍群、生活区、学生活动中心等师生活动较为频繁密集的区域,自主设计或选择广受师生喜爱欢迎的微环境营造方案,学校评估通过后统一建设。微环境衔接大环境,真正让师生随时随地舒缓压力、放松身心、拥抱自然,能够愉快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自助者天助,自信者必成。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人民最讲爱国、讲团结、讲奉献,同时也有谦虚、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美德。正是这些流淌在中华民族儿女血液里的优秀基因,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余年不倒,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是我们最应该牢牢坚守、持之以恒的独有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更需要我们“不为浮云遮望眼”,理直气壮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用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与奋斗,铺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每一块砖。(阿勒泰·赛肯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